第(2/3)页 核心目标是找到红军指挥部! 在陆航部队无法找出红军指挥部,通讯拦截也被红军用笨办法规避后,最有效的手段就只剩下地面渗透侦察。 战场上最靠得住的存在,永远都是活生生的人。 而不是任何设备和装备。 其次是配合陆航部队的打击行动,找出红军各营营部的所在地,然后对营一级指挥部进行打击。 既然红军总指挥部不停移动,总是在各营指挥部之间不规律转移。 那就把红军营级指挥部全打掉,用最笨的方法来,解决最棘手的麻烦,让红军指挥部无处可藏。 而且干掉了中间的营级指挥部,还能切断七零二团的指挥命脉。 让本就滞后的指挥体系,变得更加的混乱无序。 甚至是最后彻底瘫痪掉! 不得不说。 袁朗还是罕见的战争天才,他的脑瓜子之精明,对战场的敏锐程度,没有辱没大智若妖。 真要是被袁朗把计划完整执行,打掉了红军的所有营级指挥部。 那等于就是说…… 原本陈军想出来的,不说堪称完美,起码是目前最有效保护团指挥部的方法,就这么被袁朗给破了。 而且相当于是最完美的破解。 陈军这边在想办法破蓝军战术,袁朗这边在想办法破陈军的战法,等于两人隔空玩起了巅峰博弈。 让这场已经进入后期的演习,从这一刻开始进入到了高潮期。 此时红军的主要防空力量,都放在前线冲击坦克的保护上,还要分出一部分去保护后勤保障连。 确实是没有那么多的力量,还来保护三个营级单位指挥部。 哪怕各营知道通讯已被蓝军监控,尽可能都不再使用电台下达指令,防止被蓝军针锋相对反击。 都开始使用最笨的原始通讯,重新启用古老的传令兵。 让通信兵带上命令,开车去口头传告。 只有非常紧急的命令,实际上根本来不及用人送,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,才会用电台把命令给传过去。 这种方式让蓝军的通讯监控,确实变成了毫无作用的存在。 甚至在各营营部进行战术转移后,蓝军都没有办法再通过科技力量,得知各营部的具体位置。 优点很明显。 缺点同样很明显。 首先就是命令传达很滞后,效率上大打折扣。 一道命令从下达到执行,最快也得小半个小时,要是碰上同等规模的对手,指挥体系基本上会瘫痪。 幸好蓝军总共就这么点人,红军要做的事就这么点多。 坦克进攻,步兵守。 主线在这里,变化并不多。 指挥体系勉强还够用,不需要应对复杂多变的战局。 并且。 第(2/3)页